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
2010年12月6日,日本奈良女子大學亞洲性別文化研究中心演講
畫裡宮怨:南宋牟益「擣衣圖」及其題跋
南宋理宗嘉熙四年(西元1240年),畫家牟益(1178-1242年後)畫了一幅以南朝詩人謝惠連(397-433)〈擣衣詩〉為素材的「擣衣圖」,贈送給其友人書法家董更,這幅作品歷經五百多年以後,進入清朝宮廷,現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。
所謂「擣衣」,是古代養蠶取絲,將生絲煮製後,用杵舂擣捶打以去除其表面的膠質,使其柔軟而富有彈性,便於著色和織成衣物的加工過程。古代社會分工「男耕女織」,製衣步驟中的「擣衣」工作原本即具有鮮明的性別色彩,然而,畫家描寫婦人擣衣並非為了展現女性工作之辛勤,而是藉著擣衣傳達某種幽怨的女性美,牟益的「擣衣圖」即為代表。
牟益「擣衣圖」全長466.4公分,總共圖繪三十二個女子,依照謝惠連詩意作布局安排,畫中人物的行止可分為五個段落:「整裝」、「抱練前行」、「擣衣」、「裁縫製衣」、以及最後的「裝箱封寄」,整幅作品瀰漫著哀戚的情調,這種特殊的氛圍源於〈擣衣詩〉的內容。六朝以來興起的「擣衣」題材文學作品,幾乎都是男性作家夜聞砧杵之聲,遐想婦人擣衣的景象,而後模仿女性的口吻,傾訴為征戍遠行的良人縫製寒衣的閨情。書寫擣衣詩,是男性將聽覺所得「視覺化」的過程;畫家創作「擣衣圖」則是具象此視覺之美,使得聽聞中的女子顯現於眾人面前,被眾人看見。
在牟益的「擣衣圖」中,我們看見男性畫家構設出男性詩人模擬的女性心聲,詩人與畫家都經過性別角色的扮演,代替主角發聲,那些被配音的女性透過畫上的詩句娓娓訴說,為靜默的畫面指引情節發展的旁白,而歷代的觀賞者則透過題跋文字與她們對話,尤其是清高宗乾隆的三度御覽,更是流露了對孝賢皇后的相思與悼念,為牟益的「擣衣圖」增衍了新的心情故事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